晋语的使用范围与历史起源
晋语的使用范围与历史起源
山西话,主要分为晋语和中原官话汾河片。今天,山西南部两市临汾、运城以及沁水县西用中原官话汾河片,大同的广灵县用冀鲁官话,其他地区都用晋语。
晋语继承了汉语的古韵,因此,山西人学习古汉语比北京人容易,因为北京人只能发出四个声调,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字,而山西话里有。晋语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比如:两人一起走叫“厮跟上”;家里穷困叫“家寒”。由于地理和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山西方言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成分,是中国研究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活化石。
晋语“赵魏之西北”起源说
今山西大部分地区和毗邻地区在春秋时期为晋国所有,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有学者观察今晋语的区域早在公元前325年到前295年在赵武灵王手中已经初定规模。战国中晚期的赵国,尤其是赵武灵王执政期间,赵国的地理边疆与今晋语区大体相当。此外,韩的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在晋语区中,所以说今天的晋语区的基础是韩赵两国的疆土。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格局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历代所发生的局部性的变化,不仅使这种格局越来越符合今晋语区的划分,而且使晋语各次方言区的分片,也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基本上符合。
晋语的真正前身是“赵、魏之西北方言”,由于魏国曾与赵国交换土地,故而魏国西北部除晋南地区被秦国占领,其余地区后来均属赵国,因此今日晋语区的大部分地区同战国时的赵国领地相吻合。
赵国第一代都城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属晋语并州片),第二代都城在中牟(在今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属晋语邯新片),第三代都城在邯郸(在今河北省西南部,属晋语邯新片),赵氏灭代国后设立代郡(属晋语张呼片),灭中山国后夺得河北省西部地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属晋语张呼片、大包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楼烦、林胡后挺进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设立了雁门郡(辖今山西省大同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属晋语大包片、张呼片)和云中郡(辖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与山西省西北部,属晋语大包片、张呼片、五台片),秦、赵“长平之战”前夕,山西省东南部原属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部分地区)也并入赵国(这一地区即今晋语上党片)——由此可知,赵国奠定了晋语区的文化基础,晋语区实为赵国文化区。
汉代以后,除赵国都城邯郸以及被赵国吞并的中山国外,昔日的赵国领地均处于汉代十二刺史部之一的“冀州”境内。冀州辖有九郡:太原郡(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辖今山西省中部)、上党郡(治今山西省长子县,辖今山西东南部部分地区)、西河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辖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部、山西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雁门郡(治今山西省右玉县,辖今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云中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辖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山西省西北部)、五原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朔方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辖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定襄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由云中郡分出,辖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与今山西省朔州市交界一带)、上郡(治今陕西省榆林市,辖今陕西省北部),另外代郡(治今河北省蔚县,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也曾属于冀州,这十郡基本上就是现代的晋语区(邯郸-新乡片除外)。
而东晋时期的建兴郡(治今晋城市、辖今山西东南部的晋城盆地)、河内郡(治今豫北)也因长期处于中原文化核心区,且在五代时期,隶属中原王朝后梁、后周管辖,与河南关系密切,而远离晋语核心区。晋南地区由于长期被长安、洛阳直辖,最终与中原官话趋同。
从战国时期的赵国到汉代的冀州共有七百年,这一地域北有阴山,南有中条、王屋、霍山,东有太行,西有贺兰,处于一个非常封闭的地理环境之中,漫长的岁月使这一区域产生了相同的文化和语言(对此《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方言》等都有详尽的记载),故而西汉末年扬雄在其《方言》一书中所说的“赵、魏之西北方言”(或简称之为“赵语”)即为现代晋语的祖语。王临惠先生在其《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一书中指出古晋语源出于山西省西南部的晋国发祥地,而其北出霍山、占领的大片戎狄土地最终在“三家分晋”后归属于赵国。
汉代灭亡后,出现了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长期乱象。“五胡乱华”,这一时期古晋语的记载几乎为零。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人口流动也很快,扬雄所记载的13种方言大多消亡了,但古晋语仍坚强的生存着。
颜师古《刊谬正俗》里记载的隋、唐四大汉语方言是:①吴楚方言、②“山东”方言(燕方言)、③“太原”方言(赵方言)、④“关中”方言(秦陇方言)。
通过比较晋语与宋、元官话入声的源流、演变以及知组、精组、庄组、章组的归并,发现晋语入声韵的归并也和北京官话早在宋代就已分家,知组、精组、庄组、章组的归并最晚在元代就已分家。
晋语不分尖团的时间比北京早,明清交替之季的太原名儒傅山就已指出当时太原话开始不分尖团,而清初反映北京话的《五方元音》里北京话还是分尖团的。所以这点应该是晋语影响北京官话,而非北京官话影响晋语。
由于阿尔泰语族的长期侵蚀,北方方言的入声大部分消失了,只有晋语区因为地理上的封闭性与行政区划长期的统一性,能够长期保持其独立性,在北方方言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入声。以至于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晋语仍然保持上古时期的许多特征。特别是明清时期,晋语又出现了一次大发展。由于晋商和山西移民的大量活动(明初的洪洞大移民与清朝民国的跑“ 走口外”),使晋语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了塞北地区。
北部晋语以呼市为界,走东口的晋人带去了并州晋语,走西口的晋人带去了朔方晋语。
近古都城迁至北京,晋语进一步被边缘化。
今天的晋语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但这个进程却是晋语的退化进程。近代以来,由于晋商的衰落等诸多因素,经济的衰落导致了文化的自卑,晋语地位一落千丈。同时随着官话的大量推广,晋语正出现急剧退化的趋向,晋语的领土也正在日益退缩。延安地区被官话蚕食,京郊的延庆、怀柔完全沦陷。河内地区向中原官话靠拢。晋语的各大城市,官话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晋语的堡垒已经被官话从内部攻破。晋语区的年轻一代,大量的放弃母语,投入了官话的怀抱。今日之晋语使用有变少的趋势。
晋语的使用人口为6305万(2007年),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内蒙五省区。具体数字如下:
一、山西省2510余万。
二、陕西省北部地区约有450万。
三、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河南省黄河以北大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以及毗邻山西省地区各有1000万左右。
四、内蒙古自治区(前绥远省部分)约有1170万(包括以晋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蒙古族,数目不足百万)。
五、河北省西北部的前察哈尔省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太仆寺旗)约430万。
下一篇:没有了
-
- 福建号航母到底有多大?与福特号同框才明白,为何会称8万余吨
-
2025-09-21 16:00:06
-
- 太牛了!全国高考首位状元诞生,总分715分,数学、物理获得满分
-
2025-09-21 15:57:51
-
- 孟加拉国版图变迁:从大孟加拉变为小孟加拉,为何国土少了一半?
-
2025-09-21 15:55:36
-
- 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为何会一夜爆红?如今她又获得什么重要职位?
-
2025-09-21 15:53:21
-
- 为艺术献身,不止于《快乐到死》,韩国影后全度妍5部电影推荐
-
2025-09-21 15:51:06
-
- 教你五花肉炒韭菜的家常做法,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好吃又下饭
-
2025-09-21 15:48:51
-
- 高加索地区:这里如何一步步被沙俄吞并?土耳其和伊朗只能干瞪眼
-
2025-09-21 15:46:36
-
- 干货︳第一次去香港需要准备什么?
-
2025-09-21 15:44:21
-
- 17年,北大才女被先奸后杀,凶手靠漏洞逃脱死刑,父母还在找尸体
-
2025-09-21 15:42:06
-
- 演员魏小军:如今新身份露面惊艳众人,40岁走红45岁“消失”
-
2025-09-21 15:39:51
-
- 许家印夫妇海外资产大揭秘
-
2025-09-21 15:37:36
-
- 教你把“门禁卡”复制到手机上,让手机变成门钥匙,简单实用
-
2025-09-21 15:35:20
-
- 李爱华:勇于创新干实事
-
2025-09-21 15:33:04
-
- 冯绍峰新恋情曝光,对方比他小19岁?曝他要二婚了,周麟嘉回应
-
2025-09-21 15:30:49
-
- 退休必去!适合50-69岁的老年人,十大又舒适又便宜的旅游胜地!
-
2025-09-21 15:28:33
-
- 塔利班高层叛逃出国,阿富汗内斗白热化,给中国等邻国敲响警钟
-
2025-09-20 23:06:53
-
- 传印法师:一家三口出家修行,母亲和亲姐为比丘尼,往生预知时至
-
2025-09-20 23:04:37
-
- 奥斯卡短片《亲爱的篮球》:鼓励小孩“追梦”,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
2025-09-20 23:02:22
-
- 南宁地铁1号线用车长这样 站点示意图公布
-
2025-09-20 23:00:07
-
- 孔庆德:在河北出奇兵
-
2025-09-20 22: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