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群网 > 杂谈 > 正文

​伺候老人真的会令人崩溃吗 —— 对传统“孝道”的思考

2025-11-08 19:37 来源:踏群网 点击:

伺候老人真的会令人崩溃吗 —— 对传统“孝道”的思考

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常年伺候年迈的老父亲。老父亲年老糊涂,加之人老容易自私,就天天变着法地折腾他,使他身心交瘁,精神已经到了临近崩溃边沿。于是便经常在网上控诉他老父亲的种种不是,可谓字字血、声声泪。底下评论区那些有着同样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的人,大都抱以同情支持的这位博主态度,有的还在评论区述说着自己的不幸。

网上随手就能搜到这样的文章:

刚退休不久的李女士,八十岁的母亲突发脑梗造成半边身子行动不便,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于老人其他子女都不在本市,所以老人一直与李女士住在一起。老人生病前李女士无非就是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谈不上太辛苦,自从老人生病行动不便后,伺候老人吃喝拉撒的重担就全落在李女士身上。不但每天要给母亲端屎端尿,喂水喂饭,还有洗不完的被母亲大小便弄脏的衣被,白天晚上都没个休息。这才两年的时间,李女士就已经吃不消了,经常望着窗外发呆,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本来想着退休了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和丈夫一起旅游、跳跳广场舞,这下可好,一切美好的想法都只是想法了。

伺候 90 岁老母亲15年,62 岁周阿姨崩溃大哭,您再不走,我的命都没了。一个人照顾老母亲 15 年,不熟悉的人夸她是大孝子,熟悉的人体谅她不容易,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的痛苦与煎熬。老母亲前些年还好,可后来人越来越糊涂,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老年“阿尔兹海默症”,就是老年痴呆。母亲白天的时候一直睡觉,到了晚上就不睡,一直折磨人。一会说要小便,一会儿说要大便,一会要喝水,一会儿吵着要吃药,一个晚上反复起来十几次,周阿姨整晚都不得安睡。当时白天还要上班,因为频繁起夜,整晚整晚的没得睡,周阿姨早上一进公司就开始头晕目眩,好几次差点晕倒。后来就请个保姆,可是保姆前前后后请了好几个,都被母亲给打走了。后来她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状况,面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老母亲,周阿姨崩溃大哭,妈,您再不走,我就没命了……

老人长寿未必是子女的福气。

都说家里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是个明理,身体尚好的老人,这句话还能成立,如果是个自私或处于失能状态的老人,那对于子女来说,真不能算是福气。人们肯定会说,谁家没有老人,谁又不会老?但如果你常年伺候老人就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不要用所谓“孝道”来绑架,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种种心酸和无奈。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更因为医学科技的发展,老年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这也无疑加重了子女的负担,面对老龄父母,他们的子女也大多已经五六十岁了,自己本身也是一个老人,让老人去照顾更老的人也是一种折磨,身体、精神真是吃不消,苦不堪言。其实许多老人的长寿是用牺牲子女的自由和健康换来的。

有的人说干嘛不给老人送养老院,但各家的情况不同,有些人心里过不去这道坎,觉得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会被人诟病,也怕亲戚邻居指指点点被说不孝。还有些家庭确实是因为经济条件达不到,而有些老人因为年龄大,自身病情严重,有些养老院也是不敢收的。

现在的六七十岁的“小老人”,都是“计划生育”年代开始生儿育女的。国家提倡只生一个好,等“小老人”变成“老老人”时,可想而知,就一个孩子需要赡养四个甚至更多老人时(如果祖辈还在),压在他们身上的负担该是多么沉重!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和家庭价值观是大不相同的。西方人并不认为孩子有义务奉养他们,孩子长大了就应离家自立去,过自己的生活。而老人到了暮年都只能住进养老院。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受这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会不会正在或已经改变这种传统孝道观。就长远来说,价值观的改变肯定会动摇孝道的根本,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恪尽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父母亲把我们养大,现在我们应该反哺,尽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个不讲孝道的社会,必将更像是动物世界。老鸦是否真有反哺这回事不得而知,但一般的动物会自然繁衍,哺育幼小,却没有奉养父母这回事。只有人才懂得这么做,这靠的就是孝道。孝道滋养亲情,是家庭单位长久延续的生命力。事实上,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孝道也确实是维系家庭这一基本社会单位的关键因素。

而随着社会变迁,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孝道似乎成为一些家庭难以承受之重,有人肯定要问,传统孝道还能维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