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形”中的势是什么?“势”中的形又是什么?
孙子兵法中“形”中的势是什么?“势”中的形又是什么?

孙子兵法解读与实战体悟 丨 作者 / 刘文新
这是孙子兵法讲武堂的第453篇原创文章
全文2789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最近,看到大家在讨论《孙子兵法》的“形”与“势”,基本认识到了形与势为一体,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对于“形与势”的具体含义还有不同理解,但这样的认识也算是进步了。
既然认识到了“形与势”为一体两面的关系,那么,“形”中的势是什么,“势”中的形又是什么呢?
基于这个思考,我们从《孙子兵法》操作体系(具体可参见《孙子兵法战术体系》)的角度做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形”中的势是什么?
《孙子兵法》中的“形”是兵力部署之形态,也是古代战场上常用的阵形,而非抽象之“形”,这点学兵法的同仁一定要清楚,否则就会让《孙子兵法》处于玄之又玄的无用“情怀”之书。
兵力部署的核心是能够用现有力量充分发挥攻与守的功能,所以,“形”中之势就是攻守之威。
军形,突出的是:“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是说兵力部署的未动之威,具体而言针对战场具体情势所表现出来的守势之威与攻势之威。
1、守势之威
军形有言:“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这是守势之威,让敌方看不到整个防御体系的虚实,找不到薄弱环节与突破口,无处下手,这种威势无形中给敌方将领与团队制造了心理上和士气上的影响。
可见,守之威在“无形”,是“先为不可胜”之不败的具体化,也是对“昔之善战者”观点进一步展开或具体化。
这种情况在快消品领域表现得很明显,强势品牌在某个市场的防御体系,往往让进攻品牌无从下手,各种宣传、各种场景、各种渠道几乎都被占领,价格带上也没有突破口,促销方面更没有机会,甚至在渠道上还有排他协议,给对手的直接印象就是铁板一块,没有机会。
当然,守势作战并非被动防御,而是积极防御,也要突破敌方的体系,实现外线作战以化解其进攻之势。
读《毛泽东军事文集》看红军时期的作战,可体会到防御作战的一些特点,与军形篇部署的攻守功能完全契合。
2、攻势之威
军形言:“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这是创造一种不可阻挡的进攻之势,让敌方感觉到这种进攻如排山倒海一样,无法阻挡,从而打击敌方的士气,冲击敌方的防御体系。
“动于九天之上”的攻势作战,与“兵势”奇兵的作战特点完全一致,要“其势险,其节短”,在合适的位置、适当的时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突破敌方的防御体系。
实际上,兵力部署进攻的功能也是“以待敌之可胜”的具体化与展开,攻势作战对时机有较高的要求,但没有必要在“待”上过度发挥,有人解读“耐心等待”中,将军形篇概括为兵法的心经,这是典型的抓住一点忽略了全局。
关于攻势作战,军形篇只提到了“突破”敌方防御体系这个点,而没有提突破之后的分割、包围和歼灭,也是为体现兵力部署攻势的功能,而不是攻势作战的所有操作实务。
3、攻守兼备
一般而言,攻守之间的转换是奇正兵力展开的操作,对于兵力部署则强调攻守兼备的功能。
有资料说,我军针对印度边界上的部署由之前的防御部署改变为攻守兼备的部署,这为我们提供了军形篇部署的功能特点。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攻势部署,还是守势部署,充分利用地利是基本要求,因此军形篇的下半部分提供的部署方式突出“地生度”,“地”的“远近、高下、广狭、险易、死生”之特点都要为兵力部署所充分利用,用《孙膑兵法》中的兵力部署观点讲,任何时候结阵都要利用好地形这个抓手,即便是与敌方遭遇,也要就地找到适合发挥其攻与守功能的抓手。
企业在攻与守功能选择的时候,其“地”主要体现在市场、渠道和媒体方面,要利用它们的特点来做组合式的部署。
二、“势”中的形是什么?
兵势,也经常被过度解读,追求放大力量的功能,实际上“兵势篇”侧重的是部署基础上的兵力展开,至于力量的高效使用与力量的放大,完全取决于“奇正相生”的运用。
我们之所以用不上《孙子兵法》,或者搞不明白“势”到底怎么回事,总是徘徊在动能、动量之类概念上绕圈子,关键是缺乏对“奇正”的正确理解。
我认为,奇正根本不是什么常规作战与非常规作战这样笼统的概念,而是:
正兵,是吸引敌人的兵力,或分散敌方的兵力,是看得见的,预想得到的部分。
奇兵,是打击敌人的兵力,是看不见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兵力。
声东击西是最简单的奇正运用;佯攻、围城、撤退诱敌、合战等能够调动敌人的兵力,或夺其所爱的兵力都属于正兵;敌人预计一个月到达,突然十天到达城下,这也属于奇兵,打援的兵力、隐藏起来敌人不知意图、不知去向的兵力都属于奇兵。
军争也属于奇正操作的范畴,它讲军队的分合移动,包括行军,也包括现代战争的空降、陆海空输送等,对于奇正兵力的角色分配,也决定了选择不同的行军或输送方式。
可见,“势”中的形就是奇正相生之力的发挥,具体表现,我认为,三国·魏何晏的《景福殿赋》中的“势合形离”概括的比较准确。
势合形离,是说形体是各自独立的,看上去很分散;结构是完整不分的,所有动向是一个整体。就是说,在奇兵与正兵的展开看似是分散在不同的位置,但其运动皆为通过力量的发挥突破、分割敌方的防御体系。
就是说,吸引敌方注意力与兵力、或分散敌方注意力与兵力的正兵,以及打击敌方组织的奇兵,都要预设多种力量,从部署的分布(形)上看,很分散,甚至杂乱无章,但其角色与任务都为了创造敌方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或发现了其防御系统漏洞而展开的行动。
三、形与势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形”中的兵力部署有奇正角色与任务的区分,“势”中奇正兵力的展开也有攻与守功能的体现,可以说,攻与守、奇与正之间相互渗透。
比如,展开攻势作战的时候,去突破、分割对方的防御体系,就需要把敌人调动起来,让它离开有利的地形或防御工事,在我预设的战场(知战之地、知战之日)进行打击,最终获得胜利。
反过来,如果是防御作战,就要知敌奇正兵力地展开情况,并通过“相敌之法”判断敌人兵力运动的奇正之分,以及作战任务或目标,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部署和调整。
我们始终讲:孙子之用在形与势,这是各方操作《孙子兵法》的核心,我们做任何事情,也都离不开部署与实施(力量展开),而部署中又必须涉及攻与守的功能选择和结构设计,实施中也必须用“奇正相生”的方式来放大力量,而不是一味用“正”的蛮力。
(全文完)
《孙子兵法》实战操盘好书,有方法、有工具
《孙子兵法战术体系》
1、它以“形势原理”贯穿前九篇和战术体系部分(亦是操作体系)。“形势原理”是《孙子兵法》的操作核心,为我们提供了兵力部署的功能、结构设计方法和工具,也为我们提供了奇正兵力展开造势的方向。
☆可以运用“形势原理”判断战局中的资源(兵力)所在位置、配置和状态,以及资源(兵力)的奇正角色(任务)和走向。
2、以战术为逻辑起点理解《孙子兵法》,更容易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也更容易让《孙子兵法》思想落地,更容易掌握《孙子兵法》的操盘体系和手感,因为战争是放大了的战术,战术是战争中的细胞。
☆可以掌握项目操盘的程序、方法和工具,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手感。

下一篇:没有了
-
- 细数张子枫的爸爸妈妈们,个顶个的厉害
-
2025-11-05 22:28:29
-
- 21年过去,发誓要为张国荣终身不娶的唐鹤德,如今另娶她人了吗
-
2025-11-05 22:26:14
-
- “中国长寿之王”龚来发,一辈子烟不离手,却硬生生活了133岁
-
2025-11-05 22:23:59
-
- 合肥市区15所省示范高中最全介绍
-
2025-11-05 22:21:43
-
- 5年前,那个走4.5公里求学的“冰花男孩”王福满,如今怎么样了?
-
2025-11-05 22:19:28
-
- 香港各界迎接国庆75周年
-
2025-11-05 22:17:13
-
- “禽兽”父亲性侵俩女儿,母亲明知却选择纵容,称:算孝顺爸爸!
-
2025-11-05 22:14:58
-
- 著名照片,小女孩快饿死,旁边秃鹫等着吃人,记者拍完照后自尽
-
2025-11-05 22:12:43
-
- 眼镜有污垢划痕不用换,教你一招,划痕污渍彻底消失,和新的一样,看完赶紧试
-
2025-11-05 05:32:38
-
- 俾路支省是巴铁第一大省,在三国交界处,省会奎达,出海口瓜达尔
-
2025-11-05 05:30:23
-
- 二十年后再次见到火云邪神!竟然还教网友他的绝技蛤蟆功?
-
2025-11-05 05:28:08
-
- 闹大了!彝族人去大城市找工作被歧视登上热搜,为什么名声这么臭
-
2025-11-05 05:25:53
-
- 女主是继室古言文,《我给前夫当继母》超好看
-
2025-11-05 05:23:39
-
- 武警八大警种你了解多少
-
2025-11-05 05:21:23
-
- 左权的独女左太北:因家贫不装防盗门,去世时三任总理送上花圈
-
2025-11-05 05:19:08
-
- 《名侦探柯南》:看似糊涂的毛利小五郎可能是高手!隐藏实力!
-
2025-11-05 05:16:53
-
-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揭示非凡艺术的力量
-
2025-11-05 05:14:38
-
- 恒大文旅,海花岛惊人销售,却面临拆除命运!
-
2025-11-05 05:12:23
-
- 难以捉摸的旋转:神奇的马格纳斯效应
-
2025-11-05 05:10:08
-
- 如何评价《潜伏》里的吴敬中?
-
2025-11-05 05:07:53



2024年全球气候变暖,怎么回事儿?
为什么说美女都是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