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群网 > 杂谈 > 正文

​车臣战争有多残酷?俄军阵亡8000换命十万,再打下去真要被灭族了

2025-10-30 18:23 来源:踏群网 点击:

车臣战争有多残酷?俄军阵亡8000换命十万,再打下去真要被灭族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如今的车臣,可以说是俄罗斯国内环境最为稳定,地方领导最支持莫斯科的地区。车臣的地区领导人小卡德罗夫更是瓦格纳兵变期间,唯一一个直接派兵支援莫斯科的人。

但是车臣人可不像是大家如今看到的十分“和顺”的模样,好斗凶猛才是车臣人真正的标签。历史上车臣曾经和俄罗斯斗了400年,直到近几十年,两场车臣战争差点把车臣打灭族,普京才彻底征服了车臣!

(普京驾驶战斗机飞往车臣前线)

一、第一次车臣战争

车臣原本是苏联管辖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内乱期间,车臣退役民族主义将领杜达耶夫,趁乱将车臣的地位从自治共和国提升为共和国。而在俄罗斯联邦争取独立期间,杜达耶夫又趁机宣布车臣脱离俄罗斯联邦,正式独立。

苏联解体后,车臣事实上已经处于独立状态了,有自己的宪法和军队,也不接受俄联邦的管辖。

但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及众多俄罗斯政要,始终都不承认车臣独立。这其中涉及的因素众多,包括车臣附近的高加索地区其他国家的独立问题,以及该地区是俄罗斯的能源产地等。

(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

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崩溃阶段,国内尚且自顾不暇,自然也没有第一时间处理车臣的独立问题。另一方面,车臣国内的产业本身就是依托于俄罗斯建立的,其事实上独立后不仅没有富强,反而更加贫穷了,恐怖主义也开始在车臣滋生蔓延。

还有一群人,因为不满车臣的糟糕现状,反而希望能够回归俄罗斯,他们也就是车臣反对派。

1994年,车臣反对派强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但是却进攻受挫,14辆坦克被当街击毁。70名俄罗斯“志愿者”被杜达耶夫俘虏,引起了俄罗斯民众的关注,车臣问题也被摆上了俄罗斯桌面。

(叶利钦)

在各方压力之下,俄罗斯只能被迫立即处理车臣问题。叶利钦要求车臣独立武装在48小时内放下武器,而杜达耶夫的回应,则是驱逐了车臣地区内所有俄罗斯人,其中部分人甚至遭到了屠杀或是被杜达耶夫绑架成为人质。

车臣和俄罗斯,就这样到了不得不开战的地步。1994年12月10日,俄军越过实控区兵分三路进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战争初期俄军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他们成功封锁了车臣通往达吉斯坦,阿塞拜疆还有格鲁吉亚的道路,杜绝车臣军队从境外获得支援的机会。俄军还成功的在阿尔贡消灭了1000名车臣武装分子,俄军拔得头筹。

但是在进入格罗兹尼之后,战况却突然变得焦灼了起来。格罗兹尼是一座历史名城,而且城内还有杜达耶夫裹挟的大量民众。因此叶利钦下令俄军不要大规模炮击格罗兹尼市区,而是进入城市与武装分子争夺城市的控制权。

(车臣战争)

俄军装甲部队开始大量进入车臣与敌军展开巷战,但是城内环境非常复杂,装甲部队丧失优势损失非常惨重。因此俄军转而采取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攻城的方式进攻格罗兹尼。

双方展开了逐楼逐层甚至逐个房间的争夺战,一个多月的时间俄军基本控制了格罗兹尼城区。

但是这个时候,曾经的车臣二号人物巴萨耶夫开始发力了,1995年6月,巴萨耶夫在布琼诺夫斯克市绑架了1000名人质,要求俄军撤离车臣。叶利钦被迫以停止军事行动为条件换取了人质的释放。

而后巴萨耶夫在1996年1月又在基兹利亚尔市立医院绑架了3000名医护人员、病人以及病患家属。这次叶利钦拒绝妥协,俄军继续进攻车臣,同时强行解救人质,结果出现了重大伤亡,叶利钦政府陷入政治危机。

(北高加索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俄军炸死了杜达耶夫,但是依然无法完全平定车臣。而杜达耶夫死后,他的继任者杨达尔比耶夫开始和叶利钦接触并谈判,双方最终确定车臣问题推迟到2001年再解决,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俄军未能取得任何战果,一切回到1994年的状态。

俄军阵亡4000余人,失踪2000余人,车臣武装分子损失6690人,还有大量双方民众死亡。最初进入格罗兹尼的俄军旅面对了武装分子的疯狂进攻,一夜之间竟然只活下来了1名军官和9名士兵。战争后期俄军开始疯狂轰炸格罗兹尼,其共造成了十余万平民的伤亡。

二、第二次车臣战争

1999年,俄罗斯内部陷入换届前夕的政治混乱。而在车臣,当年的恐怖分子“高加索狼”巴萨耶夫已经成为了车臣的新领导人,这位颇具恐怖作风的魔王也学会了自己前任杜达耶夫的伎俩,他趁着俄罗斯内部混乱之际开始主动进攻达吉斯坦。

(车臣战争)

在攻下达吉斯坦大部分领土之后,巴萨耶夫宣布达吉斯坦独立,并且建立了新的政府。然而这一次,车臣独立分子的阴谋并未得逞,其无耻的行为反倒使得俄罗斯国内开始同仇敌忾,因此巴萨耶夫反倒意外的团结了整个俄罗斯。

但是俄罗斯面临的局面也变得更加的严峻了,原本仅仅只是局限于车臣一地的独立浪潮,也渐渐的席卷了整个北高加索地区。同时巴萨耶夫还发挥了自己的老本行,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策划了数次自杀式爆炸袭击。

这一次巴萨耶夫主动进攻达吉斯坦的原因,看似是为了“解放穆斯林同胞”,但是事实上却是为了获取达吉斯坦的出海口和石油运输通道,打破俄罗斯长期封锁的局面。8月中旬,普京接手了俄罗斯总理的职务,其顶住了西方的巨大压力,果断发起了对车臣武装分子的反制。

(车臣战争)

苏联解体后,由于苏联的很多军工企业都分到了其他国家,比如乌克兰等国,因此俄罗斯的实力究竟如何,是否还会对欧洲有威胁,还是已经成了“软脚虾”,一直是欧洲各国十分关心的问题。

因此车臣独立问题蔓延到附近高加索地区的其他国家,背后或许也有欧洲在暗中助力。对于俄罗斯来说,第二次车臣战争必须要打!如果不打,整个俄罗斯还会继续不断分裂,因此这一战,也被称为俄罗斯的立国之战。

在普京的指挥下,俄罗斯调集十万大军,一步步开始逼近车臣武装。

(俄罗斯部队逼近车臣)

在这一过程中,俄军不会主动向车臣武装寻战,而是使用苏-24轰炸机,苏-25强击机以及米-24武装直升机对车臣中大城市中的武装分子据点展开大规模轰炸。地面部队则是在空军火力掩护下逐步推进夺取战略要点,而这种战术对车臣武装分子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很快,被车臣占领的达吉斯坦就被解放,而俄军在车臣地区的推进同样较为顺利,通过这种战术,俄军很快就再一次来到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周围。

1999年12月,俄军开始对车臣武装控制区展开“超饱和轰炸”,车臣军队开始退守首府格罗兹尼。

12月下旬,格罗兹尼巷战再次爆发,这一次俄军首先就对格罗兹尼展开了大规模轰炸,格罗兹尼在这次轰炸中几乎被炸为一片平地。

(车臣战争)

2000年2月1日,俄军基本全面控制格罗兹尼。车臣武装分子开始进入山区打游击,但是即便是这样依然无法避免车臣独立分子败亡的命运,车臣还是回到了俄罗斯。在这次战争中,俄军仅仅阵亡2000人,车臣武装分子则被基本瓦解。

眼见车臣兵败如山倒,大量车臣人民成为炮灰,开始无意义地送死,当时的车臣领袖之一老卡德罗夫放弃了继续与俄罗斯为敌的想法。呼吁所有的车臣人:“和平地生活吧!我们和俄罗斯打了400年,却一无所获。”

两场车臣战争,让本来就仅有100万人左右的车臣,直接减少了10多万人,再打下去,就不是车臣能不能独立的问题了,而是车臣人会不会被灭族的问题了。

(战争中的普京)

三、战后

车臣收复之际,普京亲自开着战斗机飞往车臣首府庆祝。叶利钦也在此时果断退位让贤,提前让普京坐上了总统之位。

而普京在上台之初就明确表示,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和恐怖分子进行任何谈判的,只会消灭他们。

而车臣的独立武装,已经被俄罗斯政府定性为恐怖分子了,也就是车臣谈判不可能再进行下去了。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之后,巴萨耶夫又相继制造了“莫斯科文化宫人质事件”以及“别斯兰人质危机”。但是普京政府均拒绝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只接受恐怖分子的投降。虽然俄军的强攻,导致两次人质事件都出现了大量的伤亡,但是普京依然顶住压力毫不妥协。

(车臣战争)

2006年7月,“高加索狼”巴萨耶夫在印古什地区被俄罗斯安全部队击毙,一代魔王就此殒命。但是车臣武装分子从未真正放弃自己的“独立事业”,他们依然在俄罗斯全境不断发动各种恐怖袭击。

但是普京的铁腕政策,已经从思想层面上逐渐断绝了这些恐怖分子的生存空间,如今的俄罗斯民族政策都相对宽松,对于车臣这样的特殊地区也有所优待。在本地人治理本地的政策下,车臣人民感受到远比“独立时期”更加稳定的生活,车臣已经“人心向俄”。

如今的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领导人,他相对开明也确实心系人民。而卡德罗夫家族全面倒向莫斯科的政策,反倒使得车臣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援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独立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车臣恐怖分子的夙愿,注定只是梦幻泡影罢了。

参考资料:

[1]江永乐.浅析车臣战后治理[D].外交学院,2019.

[2]鲁瑞海,佟鑫.第二次车臣战争评析[J].轻兵器,2010,(12):46-49.

[3]佟鑫,鲁瑞海.第一次车臣战争评析[J].轻兵器,2010,(11):34-37.

[4]陈新明,胡延新.和平地生活吧!——车臣新首脑卡德罗夫[J].世界知识,2000,(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