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群网 > 杂谈 > 正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025-09-26 10:04 来源:踏群网 点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视频加载中...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这一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要求,是当代中国每个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就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相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就是让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建立起个人与祖国最牢固的情感纽带。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敬业,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积极进取的奋斗热情,秉持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锻造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就是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社会主义的诚信,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友善是公民德行的光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是爱心的外化,是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友善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广聚爱心、乐善好施,让世界充满爱,是友善的理想境界,可以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