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群网 > 杂谈 > 正文

​电视剧《逐梦蓝天》:真实展现了中国飞机制造业的辛酸历程

2025-08-26 01:16 来源:踏群网 点击:

电视剧《逐梦蓝天》:真实展现了中国飞机制造业的辛酸历程

制空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也是一场现代战役的重要筹码。想要有制空权,就必须有精良的飞机。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由于国内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所以,必须极度依赖国外支援。可是,外国人并不傻。面对核心技术,他们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和遏制。为了突破国外的封锁和遏制。中国的飞机制造专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今天,小编就跟各位看官介绍这样一部电视剧——《逐梦蓝天》。

这部电视剧代入感极强。将小编带入了那个烽火硝烟、烈火朝天的年代。

第一:这部电视剧展现了中国飞机科研人员,对飞机研究的情怀。

秦天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在一次去西工院作报告的时候,秦天因为不喜欢说一些假话。没有按演讲稿说,用自己的话说完了演讲后。秦天去学院操场散步的时候,他与一个叫赵德良的学生相遇了。两个人因为对飞机的热爱,使得两个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除了秦天和赵德良之外,还有很多人也热爱中国的飞机制造业,有像秦天一样的军转干部、有从海外归国的海外学子、还有从全国各地支援来的能工巧匠们。他(她)们共同组建了417厂。

不同学历、经历和个性的人,刚刚在一起,总会有些摩擦。徐不周是从国外回来的学者,总有一些西方人的做派。赵德良因为抗日前期,原本要去延安抗日,却因为怕累,逗留在西工院。两个人因为这样的事情,常常受到像秦天这样的军转干部奚落。417厂就像一个大熔炉一般,将所有不同经历的人,都融入了进去。秦天和赵德良、徐不周三个人,成了417厂的铁三角。

第二:展示了中国航空业的艰难。以及中国航空工业人不畏艰难的精神。

为了学习最先进的技术,秦天和赵德良两个被选上,前往苏联学习。秦天一点俄文基础都没有。因此,成为了整个班,成绩最差的学生。在一位苏联女孩的鼓励和帮助下,秦天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很多工业基础都在依赖苏联。科学技术也一样。苏联虽然援助中国,但是,在核心技术上,却对中国保留。甚至制约。在朝鲜战争的时候,苏联故意在战机设计上做手脚——只挂一个油箱。使得志愿军空军,在空战占据优势的时候,却因为燃料短缺丧失战机。秦天在苏联留学的时候,苏联情报部门不允许苏联专家传授最新技术。当两国关系破裂的时候,苏联撤回所有技术图纸、撕毁所有合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为了当初计算出来的原始数据,秦天依靠自己超人的记忆,将原先换算出来的数据、应用过的公式。都写了出来。

正因为有以秦天和赵德良、徐不周为代表的航空科研人员,他们不懈的奋斗,才铸成了今天中国航空工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