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堂兄弟的句子短句合计60条
关于堂兄弟的句子短句合计60条
弟子规里的经典语句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的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朝早起,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清晨要早起,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正直立。作揖行礼时要不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的恭恭敬敬。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清略。
译文: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绝勿近;
邪避事,绝勿问。
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透。
译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要求,以征求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及时还;
人借物,有勿悭。
译文;接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
说话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来,勿轻传。
译文;对于自己完全没有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译文: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相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很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则警。
译文: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要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
不如人,当自勉。
译文: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才应当自我 勉励,发奋赶上别人。
闻过怒,闻誉乐;
不如人,勿生成。
译文;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译文: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就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如果这样,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回渐渐与你亲近起来。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译文: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的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归于无;
傥掩饰,增一辜。
译文: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误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以为我们生活在同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译文;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所大,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译文;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识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译文:不要曲意巴结有钱的人,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故交老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译文:发现了别人的.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出来,发现了别人的隐私,绝对不要说出去。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译文:看到别人的的长处要给予鼓励,这对双方的品德上都有益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译文: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的清清楚楚,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一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一些。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译文: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译文: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的报恩越长越好。
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的内心却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真正的仁者,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谄媚。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译文:如果能与品行高尚的仁者亲近,会得到无限的益处。与仁者亲近,个人的品德就会日渐的进步,而过失就会日渐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不接近品行高尚的仁者,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他,什么坏事都能做的出来。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译文;如果不努力实践礼仪仁爱,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译文:不是圣贤经书,应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的人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达到的。
光韶,事亲以孝闻。初除奉朝请。光韶与弟光伯双生,操业相侔,特相友爱。遂经吏部尚书李冲,让官于光伯,辞色恳至。冲为奏闻,高祖嘉而许之。太和二十年,以光韶为司空行参军,复请让从叔和。出为济州辅国府司马,刺史高植甚知之,政事多委访焉。敕知州事。光韶清直明断,民吏畏爱之。入为司空从事中郎,以母老解官归养,赋诗展意,朝士属和者数十人。光韶性严毅,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至于兄弟议论,外闻谓为忿怒,然孔怀雍睦,人少逮之。
孝庄初,河间邢杲率河北流民十余万众,攻逼州郡。刺史元俊忧不自安,州人乞光韶为长史以镇之。时阳平路回寓居齐土,与杲潜相影响,引贼入郭。光韶临机处分,在难确然。贼退之后,刺史表光韶忠毅,朝廷嘉之,发使慰劳焉。寻为东道军司。及元颢入洛,自河以南,莫不风靡。而刺史、广陵王欣集文武以议所从。欣曰:“北海、长乐俱是同堂兄弟,今宗祏不移,我欲受敕。诸君意各何如?”在坐之人莫不失色,光韶独抗言曰:“元颢受制梁国,称兵本朝,拔本塞源,以资仇敌,贼臣乱子,旷代少俦!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齿,等荷朝眷,未敢仰从!”长史崔景茂、前瀛州刺史张烈咸云:“军司议是。”欣乃斩颢使。
俄迁廷尉卿。时秘书监祖莹以赃罪被劾,光韶必欲致之重法。太尉、阳城王徽,尚书令、临淮王彧,并势望当时,皆为莹求宽。光韶正色曰:“朝贤执事,于舜之功未闻有一,如何反为罪人言乎!”其执意不回如此。
永安末,扰乱之际,遂还乡里。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至于人伦名教得失之间,榷而论之,不以一毫假物。家足于财,而性俭吝,衣马敝瘦,食味粗薄。其家资产,皆光伯所营。光伯亡,悉焚其契。河间邢子才曾贷钱数万,后送还之。光韶曰:“此亡弟相贷,仆不知也。”竟不纳。
(节选自《魏书·崔光韶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莫不风靡 风靡:闻风而从 B.所宜切齿 切齿:非常痛恨
C.等荷朝眷 荷:担负 D.衣马敝瘦 敝:破旧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朝士属和者数十人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发使慰劳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刺史、广陵王欣集文武以议所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欣乃斩颢使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光韶友爱谦让。授予奉朝请职位时,他通过吏部尚书李冲,请求把官位让给同胞兄弟光伯。后又请求将司空行参军的职位让给堂叔崔和。
B.崔光韶忠诚刚毅。邢杲率十多万流民攻入外城,光韶临危受命,随机应变,镇定自若,贼兵退走后,受到朝廷嘉奖。他反对广陵王元欣接受元颢的敕命,大义凛然。
C.崔光韶刚正不阿。担任廷尉卿时,要求将犯贪赃罪的.祖莹判处重刑,并严厉批评权贵阳城王元徽、临淮王元彧身居高位、孤陋寡闻,替罪人开脱。
D.崔光韶俭朴慷慨。他家中财产丰足,但饮食粗淡,用度节俭。家里的资产交付弟弟经营,弟弟死后,崔光韶烧掉借契,不接受别人的还款。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退之后,刺史表光韶忠毅,朝廷嘉之,发使慰劳焉。
(2)拔本塞源,以资仇敌,贼臣乱子,旷代少俦!(3分)
(3)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至于人伦名教得失之间,榷而论之,不以一毫假物。(4分)
参考答案
4.C(荷:承蒙。)
5.A(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焉:代词,他/兼词,于此。C.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原因,因为。D.乃:副词。表顺承,于是,就/表条件,才。)
6.C(“严厉批评权贵阳城王元徽、临淮王元彧身居高位、孤陋寡闻”错误,原文是批评他们掌管朝政,没有做成像舜那样的功业,却替罪人开脱。)
7.见“参考译文”画线句。
〔(1)“表”“嘉”“发”各1分。(2)“资”“俦”各1分,大意1分。(3)“理论”“榷”“假”各1分,大意1分。〕
鞑慰家胛磨
光韶,侍奉父母以孝敬闻名。起初被朝延授予奉朝请。光韶与弟弟光伯是双胞胎,两人的操行学业相媲美,相处特别友爱。于是光韶通过吏部尚书李冲,请求让官位给光伯,言辞态度很诚恳。李冲替他奏请,高祖(元宏)嘉赏此举而批准。太和二十年,任命光韶做司空行参军,光韶又请求将此职让给堂叔崔和。出任济州辅国府司马,刺史高植很信任他,政事大多向他请教或交他办理。敕令他代理州刺史。光韶清廉正直又明于决断,百姓吏员对他又敬畏又爱戴。入朝任司空从事中郎,因母亲年老解除官职回家奉养母亲,赋诗表达心意,朝官和诗的有数十人。光韶性情严肃刚毅,说话声音高亢激烈,与人谈话,常如发怒。甚至兄弟谈话,在外听到会认为是在气忿争吵,其实兄弟和睦,一般人很少能赶得上。
孝庄帝(元子攸)初年,河间人邢杲率河北流民十多万人,围攻州郡。刺史元俊忧虑不能保本州的安宁,州民乞求委任光韶为长史来镇抚州民。此时阳平人路回寓居住在齐地,与邢杲暗中相互呼应,引贼兵入外城。光韶面临危机,从容处置,在危难中镇定自若。贼兵退走后,刺史上表奏报光韶忠诚刚毅,朝廷嘉奖他,派使者慰劳他。随即任东道军司。到元颢攻入洛阳,自黄河以南,无不闻风顺从他。于是刺史、广陵王元欣召集文武属员讨论何去何从。元欣说:“北海王(元颢)和长乐王(元子攸,时在帝位)都是自家兄弟,现在(谁当皇帝)宗庙的神主都不会改变,我想接受元颢的敕命,诸君意见怎样?”在座的人无不变色,只有光韶大声说:“元颢受梁国操控,向自己的国家进攻,拔除根本堵塞源流,资助仇敌,这样的贼臣乱子,历代少有同类!岂止是大王家事,应切齿愤恨,我等一向受朝廷恩宠,也不敢依从元颢。”长史崔景茂、前瀛州刺史张烈都说:“军司的意见对。”元欣于是斩杀了元颢的使者。
随即升廷尉卿。当时秘书监祖莹因贪赃罪被弹劾,光韶一定要将他判重刑。太尉、阳城王元徽,尚书令、临淮王元彧,都是当时权重望高的人物,都替祖莹求情。光韶严肃地说:“各位朝中贤臣掌管政令,像舜那样的功业没听说你们做过一件,为什么反而替犯罪的人说话呢!”他坚持自己的立场大都如此。
永安末年,在政治混乱之际,光韶便回故乡。他博学善辩,尤其好据理争论,对于人伦关系及礼法间的得失,能准确地分析评论,一点也不借助其他经书典章。家中财产丰足,但生性俭朴吝啬,乘劣马穿旧衣,饮食粗淡。他家的资产,都交弟弟光伯经营。光伯死后,光韶把所有的借契都烧了。河间人邢子才曾借钱数万,后来送还给光韶,光韶说:“这是亡弟借给你的,我不知道。”竟然不肯接受。
教学目的:
2、了解句法上
3、背诵全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重点: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把握。
第一节
一、导入:
杜甫被誉为“诗圣”,司马迁被誉为“史圣”,有一位名士被人们誉为“书圣”,他是谁呢?他的巅峰之作又是什么?王
被宋代著名书法家米
二、解题:
王
王
王
2、《兰亭集序》的由来: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
据说《兰亭集序》是王
后来,辨才认识了一位酷爱书法的书生,因志趣相投,关系密切。这位书生藏有许多前朝、当世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不时与辨才欣赏。有一天,书生让辨才欣赏几件宝贝,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看,是王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
3、“序”有关知识:
名称:
即“序言”简称“序”“叙”“引”,也叫“前言”。
位置: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题跋” “跋尾” “书后”“后
记”。
作用: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
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分类:
从创作人角度可分为“自序”“他序”。
从内容角度可分为“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
王
三、整体感知:
1、生字词:
癸guǐ丑 会kuài稽jī 修
流觞shāng 管弦xián 游目骋chěng怀 形骸hái
感慨系xì之 若合一契qì 嗟jiē悼dào 彭殇shāng
2、听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语速和情感,并指出、纠正朗读带的误音。
3、诵读技法指导:
第一、二段:
“永和九年……修
第三段:
本段以议论为主,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低沉语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
第四段: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句的节奏要读准,要读出批判的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要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气读出。
四、一、二段词句的讲解: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 信可乐也
五、分
1、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一二段都写出哪些可“乐”之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环境优美之乐。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聚会活动之乐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之乐。
人贤、美景、乐事、良辰、赏心五美并具,其乐融融,其乐也无穷!
2、所以“信可乐也”在一、二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信可乐也”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情感的主旋律——乐。
王国维曾曰:“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堂背诵。
第一段记叙了先交代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第二段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暮春之初”交代的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的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好的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
启下:正因为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好天气,才有下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效果。
6、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
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
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
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
第二节
一、讲解三、四段重要词句: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
及其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分
“痛”。
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即把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与友人在室内交谈;其二是“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即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放纵、无拘无束地生活。
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即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间很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另一种“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即等到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就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
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另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接着用了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5、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
而“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
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人的生命本体都有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本体都有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又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和世事无常之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外在的世界流转不定,往事不再之痛。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盛宴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难测之痛。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8、这一人生观是针对什么人生观提出的?为什么这种人生观在当时盛行?
“一死生”“齐彭殇”。
两晋时期,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当时的这种政治气氛,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么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悲”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说明古人今人对生死的感悟相同。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
11、最后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
12、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三、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
四、练习:
1、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名作动,围绕、环绕,)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死生亦大矣 (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作使动,使……游,使……骋)
固知一死生(数量词意动,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足以极视听之娱(动词作名词)
以之兴怀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
2、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它的旁边 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 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 古义:“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人”,人们 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一世 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宾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宾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宾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
- 意外惊喜的经典句子精选29句
-
2024-08-20 05:08:27
-
- 二十句好句子精选217句
-
2024-08-20 05:06:12
-
- 形容狂风的句子唯美短句锦集76句
-
2024-08-20 05:03:57
-
- 正能量句子情感短句子汇合100条
-
2024-08-20 05:01:42
-
- 与世界脱轨的生活句子精选212句
-
2024-08-20 04:59:26
-
- 描写荒岛的句子精选93句
-
2024-08-20 04:57:11
-
- 不怕事的句子精选243句
-
2024-08-20 04:54:56
-
- 学习计划的句子简短锦集80句
-
2024-08-20 04:52:41
-
- 形容盛开的花朵的句子
-
2024-08-19 13:19:06
-
- 关于下雪的唯美句子带图片大全[20条] (描写雪景的优美句子)
-
2024-08-18 13:52:58
-
- 成年礼简短走心的句子汇编150句
-
2024-08-18 13:50:43
-
- 祝福情人节快乐的句子
-
2024-08-18 13:48:28
-
- 描写茉莉花香的唯美句子精选12句
-
2024-08-18 13:46:13
-
- 精选人生爱情句子(精选63句)
-
2024-08-18 13:43:58
-
- 家长感恩老师的句子简短收集110条
-
2024-08-18 13:41:43
-
-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的经典句子精选35句
-
2024-08-18 13:39:28
-
- 平安保险感悟的句子简短的聚集80条
-
2024-08-18 13:37:13
-
- 新春简短春联句子精拣96句
-
2024-08-18 13:34:58
-
- 描写君子兰的优美句子精选13句
-
2024-08-18 13:32:43
-
- 四十家生日简短走心的句子汇集50条
-
2024-08-18 04:24:16